中新社北京1月11日電 題:唯品固態硬碟能成棟梁材 以木之名許餘生
  ——訪中國國際西裝外套科學技術合作獎得主許忠允
  作者 劉旭
  本月10日,美國木材科學家、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許忠允獲得了由中國政府頒發的國際科技合作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他表示,科研人員要有使命感,有“化療飲食原則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公眾的環保意識室內裝潢不斷增強,森林行業開始受到重視。自1980年促成首個中國林業代表團訪美之後,30多年來,許忠允累計在美培養中國學者80多位,來華60餘次,長期致力於中美林業科技合作。
  “我從來不去註意自己的年齡,也感覺不到自己是個老人”,已經79歲網站優化的許忠允教授仍在配合學生搞科學研究,“只要我有能力,我希望做得更多”。
  談到培養科研人才,許忠允介紹說,他挑選學生有兩大原則:一是品行誠實,二是能奮鬥肯吃苦。
  “強調品行,是因為科研人員一定要有使命感、有公德心”,許忠允坦言,中國的科研能力在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的氛圍也越來越濃厚,但很多科研人員心態稍顯浮躁,“願意奉獻的人太少,長久下去,基礎研究方面會有脫軌的危險。”
  “中國有句古話叫‘不為五鬥米折腰’,搞科研的人也要有這種精神,不能因成果轉換帶來的一時利益而忽視基礎研究”,許忠允說,這種精神不能依靠政策來強迫形成,而是要通過科研機構中自上而下的示範作用,把科研人員的使命感調動出來。“科研的良知教育要從年輕時開始培養,將來就會有更多人匯合成一股積極的力量”。
  “我出身貧苦,選學生我也喜歡‘苦學生’”,許忠允教授回憶道,他上世紀30年代出生在臺灣,1961年在同學的推薦下有機會去美國讀書,“可以說,讀書改變了我的命運。出國讀書對我來說就像‘跳龍門’,我很珍惜學習的機會,也希望我的學生同樣能夠珍惜機會,只要他願意奮鬥,我就會幫助他”。
  許忠允說,“有的學生一開始不好意思去打工,我會陪他們去學生宿舍做清潔工,告訴他們不管做什麼,都要努力去做,只要努力做事,沒有什麼是丟臉的”。基本上每個到許忠允研究室的中國訪問學者,周末都在許家過,“我喜歡和人交往,一起包餃子、聊聊天,希望給他們一種親切的氛圍”。
  “我很相信‘因緣際會’的說法,出國讀書、留美工作是緣分,促成中美在林業領域的合作也是緣分”,許忠允說,“在林業研究中,通過改良工藝,再小的木材都可以被利用。我願意繼續做下去,借助推動中美科技合作來促進良性科研機制的形成,做一塊充分利用自身價值的木材”。(完)  (原標題:許忠允:唯品能成棟梁材 以木之名許餘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ljxmr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